“激活”化石探寻兔子家谱 河南自然博物馆“解锁”科普教育新模式 |
发布时间:2023-02-08 10:14:12 来源:顶端新闻·河南商报 |
春节假期至元宵节期间,河南自然博物馆发挥优秀科普教育的示范作用,促进科普教育基地提能增效,结合工作实际情况,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科普活动,让5万余人在娱乐中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 如何在博物馆观看远古标本的同时,又能“玩转”自然知识?河南自然博物馆创新主题内容、探索科普运营模式,为观众“烹制”出一道道科普大餐。 自然科普如何火“出圈”,主题内容很关键 场景一:1月25日,正值兔年春节假期,在河南自然博物馆的恐龙驿站里,一群小朋友通过观察“兔子头化石”,探寻化石里的兔子家谱,揭开兔年春晚的吉祥物“兔圆圆”和平时的兔子不同之处。 场景二:2月4日,随着夜色渐渐变浓,河南自然博物馆迎来了一批小探险者,他们夜游博物馆、沿着恐龙足迹,闯关寻宝,对化石进行修复,创意风暴恐龙T恤涂鸦…… 逛博物馆,就是隔着玻璃看标本!很多人对游馆的印象还停留于此。但看完以上的场景,你是不是也惊叹:原来,博物馆还可以这样逛。 如何在博物馆探秘自然万物的同时,又学习到有趣好玩的科普知识? 主题活动是关键!据了解,每逢节假日,河南自然博物馆都会推出相应的科普活动,激活藏品生命力,想方设法让科普变得更好玩。 “利用馆藏优势,创新科普宣传形式,是我们发展的方向。一般的主题活动,我们至少提前2个月开始策划,在开馆的时候确保万无一失,达到观众的喜爱和满意。”河南自然博物馆馆长徐莉介绍。 今年,博物馆根据兔年春晚吉祥物“兔圆圆”,设置了相关的科普活动。 “兔圆圆”和平时兔子有何不同?它与化石又有什么样的渊源?河南自然博物馆科普研发部主任豆敬磊说:“我们把‘化石兔’科普课程植入,使冰冷的化石‘活’起来,让小朋友更好接受知识。” 孩子们在指导老师引导下,以问题为驱动,通过近距离观察标本,潜移默化地接受古生物化石的知识,埋下热爱科学的种子。 “知道这个消息后,我们马上行动,生怕预约不上。”看到河南自然博物馆发布的做兔年花灯、闹元宵的公益活动后,任女士下决心一定要“抢”到这个名额。 虽然她每年都会领孩子逛自然博物馆,但是主题不同,孩子每次都能有新的体会。 一个小时,知识讲授+手工实操,任女士的孩子和其他14名孩子一起,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过了把“玩瘾”。 孩子们互相分享各自涂鸦的兔年灯笼,好不热闹;传统的制作工艺,又极大地考验孩子们的耐心。 “专业的老师,专业的工具,让小朋友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俗。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希望以后还能参与进来。”任女士说。 继续向科普教育的方向努力 每天一次的“迷你课堂”预约火爆,《化龙为鸟》《恐龙牙齿的秘密》等公益科普活动让小朋友们学到了很多自然科学知识;新春限时大抽奖让观众在参观过程中收到了新年的惊喜……20场不同主题的科普活动,深深吸引了来博物馆观看的人。 近年,河南自然博物馆为发挥优秀科普教育的示范作用,特推出了“馆长开讲”科普游馆的新形式。 1月26日,大年初五,在河南自然博物馆矿物厅内,人头攒动,徐莉正站在砗磲生物标本前开讲。“馆长开讲”是往年众多科普活动中最受观众喜爱的活动,今年也不例外。 人们习惯于在白天游玩博物馆,夜晚游馆的体验对于观众来说更具有吸引力,特别是自然博物馆的远古、神秘、未知的元素让这种感觉更甚。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河南自然博物馆夜游也是基于不同观众的时间,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推出了一系列的“博物馆奇妙夜”,让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参观博物馆更有神秘感和探索欲。 豆敬磊介绍,河南自然博物馆未来也将满足不同观众的日渐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继续以社会公众为主体,以全民科学素质教育为主责,“做好生态文明传播和自然资源省情展示交流的窗口,普及科学知识,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普氛围,引导广大居民树立亲近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生态、崇尚科学的意识,不断提升科普服务水平,让更优质的科学教育活动惠及广大公众。”(来源:顶端新闻·河南商报) |
免责声明:除非特别注明,华夏教育信息网所载内容及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