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化产教融合?7月12日,大河网从许昌学院获悉,该校电力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凭借“近水楼台”的地缘优势,积极探索“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机制,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共用、合作开发、联合攻关”的协同育人平台,推动产业技术升级、专业更新迭代,提升企业发展动力和高校办学活力,乘借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东风,跑进了发展的快车道。 转变观念,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打破常规课程体系,推进“引企入教”,将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改革和合作式、任务式、项目式、企业实操教学方式引入课堂,促进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探索构建符合“电气装备人”培养定位的课程新体系和专业建设新标准。 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许继集团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对接、森源智能变电站系统与供配电课程设计对接;配电网电流差动保护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对接;柔直换流阀、高压直流断路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装置走进课堂,成为工程教育的载体;替代传统变电站人工抄表的无人巡检车、无人驾驶物料配送车自动取料等先进技术成为学生毕业设计的真实课题。通过浸润式实景、实操、实地教学,大大提升了学生对生产现场的感受,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这些大胆的突破,使得基于“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与企业需求联动发力,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破茧成蝶”,实现了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迭代、面向行业创新链条的动态跟踪、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匹配、生产流程与递进式教学融通。 产教融合,持续提升专业建设质量 专业发展的澎湃动力,源于产业的汩汩“活水”。产业学院围绕许昌市“一谷两区三中心”规划布局,对接“三大主导产业”“四大特色产业”“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主动融入,积极对接,着力推进新工科建设。在产业学院建设的推动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跻身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受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入选校级高水平应用型专业集群。专业建设搭上了“产教融合,持续提升专业建设质量”的顺风车。 面对专业建设取得的可喜成绩,院长殷志锋说:“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发挥专业优势,为许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产业链和教育链的对接,为我们开展产教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我们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和新动力”。 工训结合,着力打造实习实训基地 许继电气国产芯电能表流水线上,学生正在进行检测;许昌开普检测研究院,学生在师傅指导下开展电力大数据分析、电力系统数字仿真;许昌智能继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KED型牵引供电直流成套开关柜前,学生正在进行参数计算;在森源电气的箱式变压器生产车间,学生跟着师傅进行出厂检验……这种基于行业企业产品、技术和生产流程的实践,不但加强了校企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创新了校企间的合作模式,构建了基于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实践教学和实训实习环境。 目前,35个工程案例搬进课堂教学,实现工程教育项目化;1/3的毕业设计课题源于企业实际需求,形成毕业设计与企业需求良性互动;12门企业深度参与的课程搬上讲台,实现了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迭代,更加面向行业创新链条的动态发展;15门校企共建教材成为教学资源,有力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匹配、生产流程与递进式教学融通、项目开发与产业需求对接;4门课程启动“真实生产线”教学模式。在“工训结合、着力打造实习实训基地”的实践平台建设策略下,先后优选出13个实习实训基地,年均接受1000名左右学生的实习任务。 开放共享,打造“三链”融合服务平台 将企业生产线作为教师工程培训的“主战场”,共建60多个教师企业实践岗位,先后选派20余名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引进30余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骨干指导学科、专业建设,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50余次,为企业培训技术和管理骨干400余人,打造“双师双能型”人才资源共享平台。 知识创造价值,创新推动转化。学院发挥人才与专业综合性优势,围绕产业技术创新关键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实现知识溢出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应用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80%科研成果转化到企业,解决企业工程问题,先后合作企业70余家,横向经费1500余万元,为企业带来近40亿的销售收入,助推地方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形成了科技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大平台。 《许昌市智能电力装备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绘就了电力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创新升级,为产业学院建设提供了广阔机遇。电力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将紧盯产业链、创新链发展态势,不断加强教育链渗透,完善“三链”融合发展模式,集聚创新创业资源,增强自主创新和产业化能力,提升电力装备产业发展现代化水平。(丁赛赛 钟伟平)
|